台湾义勇队档案见证跨越海峡的抗日记忆传承
“敬启者,我们是一群台湾的小朋友……在困难中逃出了虎口,跟随着我们的父兄帮助祖国做各种宣传救亡的工作。我们的父兄组织了台湾义勇队在祖国各个战场上服务……”18日,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档案馆馆长李夷手指着馆里珍藏的台湾义勇队档案的手书,逐字轻声念着,泛黄的手书串
“敬启者,我们是一群台湾的小朋友……在困难中逃出了虎口,跟随着我们的父兄帮助祖国做各种宣传救亡的工作。我们的父兄组织了台湾义勇队在祖国各个战场上服务……”18日,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档案馆馆长李夷手指着馆里珍藏的台湾义勇队档案的手书,逐字轻声念着,泛黄的手书串
2015年9月3日那天,大陆搞了个纪念抗日胜利的阅兵。台湾好几家电视台居然全程播了,这事儿在岛内闹开了锅。有年轻人发朋友圈说“看着飞机飞过觉得血脉相连”,结果底下评论炸了——“你脑子被洗了?”“抗战哪有什么台湾人?”
1939年夏,浙江金华城外的山林深处,一群身着便装的青年正在秘密集训。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操着流利的日语,唱着日本的军歌,却在一个台湾人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对付日本侵略者。
台北街头,一位白发苍苍的抗战老兵颤抖着抚摸四行仓库的弹孔照片,突然转身问身边人:“为什么他们不让我们来?”
浙江金华,婺州老城古韵悠悠。熙熙攘攘的酒坊巷上,台湾义勇队纪念馆,这一座中西合璧式的民居建筑令不少来往过客驻足。推开质朴的黑漆木门,斑驳的白墙、泛黄的信件、激昂的战歌,仿佛将人们带回到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
衢州市衢江区档案馆保存的,李友邦请衢县(今衢州)支持协助建立“第二台湾医院”的公函。张斌 摄
6月7日台北陷落后,抗日重心转向中南部。吴汤兴、徐骧等义军领袖号召乡民组成“新竹义军”,与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联手,在桃园、新竹、苗栗等地与日军激战。7月10日,吴汤兴率义军于新竹城郊伏击日军,歼敌数百人。
1937年7月7日,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个转折点,卢沟桥上的石狮子,见证了一场伟大的战争。面对侵略,我们不再懦弱、退缩,不再委屈、求全。八年抗战,那是全国人民共赴国难的钢铁洪流,而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有一支留在大陆的台湾同胞组成的抗日队伍,在华东崛起,他们喊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因积贫积弱而饱受列强欺凌。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陷入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惨境地,国家饱经沧桑磨难,人民遭受深重苦难,尤其是日本对华持续侵略,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为战胜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实
1950年10月14日。26岁的学生运动领袖李苍降,英勇就义于台北马场町,他出生在台北望族芦洲李家,在日本的牢狱中迎来日本投降,他加入过三青团,在看到国民党腐败后,断然退出,194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开始活跃在台湾各地,积极领导学生运动。